為何沒有E選項?談台灣教育的缺失,兼論補習文化
為什麼這個選項不行?
相信有不少人看過底下這張圖,明明都可以得到同樣的答案,卻是假「建構式數學」之名,行「填鴨式教育」(cramming education)之實。當然,我必須承認,教導孩子學習某些方法,確實是可以一步步地引導孩子學習,但不可否認的是,有些孩子真的比較聰明,會的也比同齡的孩子多,正如底下附圖所示,直式並非算數之唯一解方,只要能夠求出一樣的答案,對於其他方法有何不可承認的呢?
這邊就直截了當的講,台灣教育的弊病之一,就是給予過於制式化的標準答案。以我的觀點而言,作文一直是我在各個學科上的強項(我不敢說我作文真的很強,只是比較下來的),但近幾年(似乎是從我那屆學測,也就是107學年度開始)教育部對於學測國文寫作(下稱國寫)的政策方針是:要求學生同時兼具「理性」與「感性」,並鼓勵學生將生活經驗融入其中,且希望學生能夠有許多創意的想法。然而,諷刺的是,今年學測國寫題目「如果我有一座新冰箱」引發許多網友熱議,大考中心於2021年2月1日舉辦說明會,會中表示:「能深刻描繪新冰箱冷藏內容,由此連結美好生活,虛實整合、富有巧思者可得A+級,但有考生寫成『如果我是一座新冰箱』,或像流水帳式陳述冰箱可能儲存哪些物品,未扣回到主題且與原命題方向不同,分數就會有落差。」
簡言之,還是有標準答案的嘛⋯⋯
台灣教育最令人感到頭疼的,就是不斷地抄襲外國的教育政策,但卻又缺乏一個定性的方針,導致當前的教育體制變得四不像。我認為,如果教育部真的有心想要改革,希望學生擁有思辨的能力(critical thinking),就應該如法國一般,真切給予學生思考與批判的空間,只要學生的答案具有邏輯性,雖某種程度上不與命題者之真意相符,但仍應使其具有一定的分數。
補習班老師教的解法就很快啊,幹嘛聽學校老師講的。
補習作為台灣最具特色的文化,根據教育部2017年的統計數據,全台補習班的數量已經達到近18500間,意味著在台灣22個行政區域中,每個行政區內至少都有高達500家的補習班,而高度發展的都市又存在更多的補習班。補習班林立已經是台灣最「引以為傲」的現象,好像從小沒有去補習,未來必定不會有所成就。
的確,補習班會給予學生某種程度上的益處——超前進度讓學生可以學得更多、教導學生一些速算法以加快學生解題速度。但事實上這些教學方式,不僅沒有在本質上幫助學生,更是摧殘學生。
分享一下最近在補習班當輔導老師的經歷:當我在教學生作文時,學生總是會跟我說:「老師說這題應該怎樣怎樣解」或「這幾個單字不是意思完全一樣嗎」(可以參考Instagram上小籠包老師對於「bombastic」的觀點)等話語,讓我十分頭疼。如同上述所說的,在這些學生的心中,答案已經不再是答案,而像是「一個蘿蔔一個坑」一般,每個題目都有一定的解法或標準答案,學生自己已經完完全全失去了獨立思考的能力。
我必須說,我不會一竿子打翻一船人,但這個現象我已經看過太多了。從小我就是一個沒有補習生活的人(除了英文,不過英文也不是補學科,而是真正的學習一門語言),我很不懂為什麼要補習(歡迎在留言區跟我討論)或為什麼要浪費時間去那種悶熱、空氣不流通的環境,在一天上課的辛勞後,還要不斷地被各種資訊、知識壓榨,根本沒有任何的課外活動時間。
教育部從111學年度,對於大學入學考試,提出「學習歷程檔案」的政策,鼓勵學生能夠多多參與各種活動,增加自己的閱歷。然而,荒謬的是,教育部所推行的課綱、考試內容不斷地增加難度的趨勢(不是不好,只是這個政策所帶來的弊大於利),以及堅持那一套「標準答案」的思維,只會讓學生更有壓力,不得不去蹲補習班,最後形成一個惡性循環——學生面對困難考試只會尋求一定的標準解答,不會自己摸索各種解方與答案。
最後,我認為台灣教育應該推行的,是給予學生提出自己見解的機會,而非老師說什麼就是什麼。學生應該自己去思考某些問題的答案,或許在這個思考的過程中,會找出該問題或該解方的某些盲點,待有朝一日能夠推翻現有的解決方式或理論基礎,這個社會以及知識體系才能不斷地被建構、循環下去。